總的來說,碳纖維加固施工中存在一些質量問題,因此有必要保證建筑加固的施工質量。接下來,秦皇島加固公司將介紹如何控制碳纖維的施工質量。
1.原材料檢驗
目前,在市場上銷售的許多碳纖維片材的實際強度值不符合規格中所示的強度值。有些甚至差異很大。因此,在材料市場未實施認證和準入制度之前,應在使用前檢查材料的質量,以確保所用材料為合格產品。這是保證鋼筋質量的首要條件。除了測試碳纖維片材,必要時還應測試底漆和粘合劑。
2.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
施工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應注意施工質量的控制,其控制應在以下幾個環節。
(1)涂刷底漆前,應檢查基層的處理質量,特別是原混凝土有表面缺陷的部分,應更加注意基層的處理質量。
(2)對于預先卸載或施加反向力后用碳纖維加固的構件,應監測構件的變形。檢測內容包括卸載回彈變形、二次加載變形、碳纖維和混凝土應變等測量內容。
(3)樹脂膠的涂層質量和厚度。它不僅保證了涂層的均勻,而且避免了厚度過大時膠水的過早損壞。
(4)搭接長度和搭接接頭的控制。檢查搭接長度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和結構要求,搭接是否錯開。對于搭接長度不足的接頭,應采取補貼措施進行加固。
(5)粘貼碳纖維布時,關鍵是檢查樹脂是否被碳纖維完全浸透,在反復碾壓的過程中,應有足夠的壓力,并保證纖維不被損壞,所有氣泡都被消除。
(6)檢查樹脂膠的配比,確保配比的準確性。
(7)所有施工過程均應記錄。
3.施工質量檢查
施工結束后,應對施工質量進行檢查和驗收,包括以下內容。
(1)隱蔽工程驗收,涂刷底層樹脂前,應對混凝土局部缺陷處理結果、基層處理結果進行檢查并做好記錄,包括找平和棱角倒角。
(2)粘貼碳纖維施工完成后,檢查是否有空鼓部分,并對空鼓部分采取處理措施。通常,針注法用于處理小面積的凹陷現象。當鏤空面積大于100cm2時,碳纖維去除后應再次補貼,補貼時應保證搭接長度。
(3)如有必要,檢查碳纖維和基層之間的粘結強度。
(4)對于配筋量大的重要建筑物或構筑物,可通過現場荷載試驗檢測配筋質量。在試驗過程中,可以同時測量原混凝土的應變、碳纖維應變和構件的撓度。
(5)檢查施工資料的完整性,包括原材料檢驗資料、施工技術方案的實施和技術擦拭、施工記錄、隱蔽工程檢查和驗收記錄是否完整、準確、可靠。